特院的木瓜
学院图书馆馆长 刘臣
报以琼琚因木瓜,
沾露绣花是国艳。
一来北汝心欢喜,
绿色特院展我颜。
木瓜,是我的名字,它看起来比较土,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自悲,因为我知道,名字又不是我取的,大丈夫在世,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,我改不了,自悲也没有用。况且,别人评价我也不总是冲着我的名字,他们看的是我的本领,“植物黄金”就是对我最好的肯定。
以前的人把我和琼琚并称,《诗经·国风·卫风·木瓜》是我的高光时刻,这篇传颂度极高的小诗,以我为名,将我与琼琚并称。天啊,《诗经》呢!后来,《全唐诗话》有“投木报琼”来说我,尽管没有“投桃报李”有名,我也是相当的满足了,毕竟,人家出自《大雅》,说出来又好听!
其实投桃报李也好,投木报琼也罢,这都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浪漫,我们之所以丈尺互敬,是因为我们要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关系,我们关心的不是物质上的对等,我们要的是你侬我侬、你来我往的和谐社会。
对了,忘了告诉大家,想要找我,请到图书馆北侧、图书馆西侧花园东边和礼堂、食堂的南侧路边,我的朋友有多少个,这次不告诉你们了!自己数去。
一般情况下,我在4月开花,9、10月结果,这是我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时刻。人们喜欢我,因为我的花漂亮;人们喜欢我,因为我的果味香浓;人们喜欢我,因为我好吃、美容、可疗病。
对了,给大家来个特写。

我生长在很多地方,有两个地区的人特别地爱我,一个是山东菏泽,一个是安徽宣城,他们呵护我,把我养得很好,以至于天下闻名。
康熙皇帝曾御笔写下“天下曹州第一瓜,日华沾露胜药家”的诗句。今天,30余棵明朝的木瓜树已经成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,菏泽人让这些老前辈长得遒劲古朴。他们将我们木瓜定为“市树”,定为菏泽四大特产之一进行推广;他们建设木瓜博物馆,展示木瓜历史文化、品种分类、产业发展……他们将木瓜变成了“金瓜”,用收获改善了生活。
明朝医家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讲“木瓜处处有之,而宣城者为佳”,我曾被指定为贡品。安徽人把那儿弄成了“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”,他们让农业部批准对“宣木瓜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,让卫生部将我在第一批“药食同源”名单中公布。为了让我出名,他们广为宣传“杏一益,梨二益,木瓜有百益”……他们为我做得太多了。所以,在宣城,我风光无两,他们也赚得盆满钵满。
在特院我很开心,因为你们爱我,你们不仅俘获了我的心,也占有了我的身。你们揽我入怀中,置我于案头,时时观我色,刻刻闻我香。
在特院我很开心,我有自己的伙伴,有自己的亲戚,我们是一家人,我们每天在一起,我们开花,我们结果,我们一起玩耍。
说起我的家人,大家一定不会陌生。苹果、李子、桃子、杏子、樱桃、梨、草莓、山楂,海棠、玫瑰、月季、蔷薇……都是我的堂兄弟姐妹。一到时间,满院都是我们家的花香,所谓“特院春色谁最美,蔷薇后人齐争艳”,都是我们蔷薇爷爷一个人传下来的,所以,“要得人间春色美,孤花一朵难成簇。要得中华传千古,人丁兴旺自做主。”
亲,满院地找一找,看看你能找到多少我的家人!